法國社會歷史學家皮埃爾·諾哈曾經提出過記憶場所的說法,主要是指那些能夠保留并能繁衍大眾群體集體記憶的地方。
信陽人民,也有自己的記憶場所。比如在羅山縣何家沖,90年前,紅二十五軍將士在村頭的那棵古銀杏樹下集結出發(fā),西進甘肅,北上陜北。如今,這里作為革命老區(qū)著名的紅色景點,每天游客絡繹不絕。
當下,旅游消費正在從“到此一游”向“情感體驗”轉變。在信陽,類似于何家沖一樣的紅色景點還有很多,如何講好我們自己的紅色故事,讓更多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輕人能“精神返鄉(xiāng)”,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重點。
從體驗上來講,要多點“活”。讓更多的游客身臨特定語境,重溫當年,對比今朝,故鄉(xiāng)情、責任感都會因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而特別強烈。
從作品上來講,要多點“新”。新,不僅是要創(chuàng)新,也可以通過“高仿式”學習的探索,講“自己的故事”。其實,近年來,信陽十分注重紅色精品創(chuàng)作,大型歌劇《八月桂花開》以及《紅星閃亮》《送郎當紅軍》《上將許世友》等一批影視和文化作品,提升了紅色文化的影響力。讓紅色文化“說話”,我們還需要更多破局、出圈的作品。
從講解上來看,要多點“深”。南京多家博物館的館長化身“金牌講解員”的經驗可以借鑒。其實,無論是紅色文化還是歷史記載,都必須經過熟練者的破譯,才會更加有意義。泛泛而談式講解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深層次的文化需求,學者型講解更能“解惑”“解渴”,進而贏得游客認同。
豐富表達形式、提升文化內涵、增加內容厚度,我們要講好自己的紅色故事,才能真正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,賦能革命老區(qū)振興發(fā)展。